比亚迪“牵手”丰田为哪般?

 2019-08-01 10:38  来源:网络整理  责任编辑: 橙子

  一个是本土新能源汽车领先企业,一个是全球第二大汽车生产商
  比亚迪牵手丰田为哪般?

  今年5月底,丰田汽车公司(下称“丰田”)社长丰田章男在清华大学演讲。现场一个不为人留意的细节是,台下坐着的观众里,有一个人是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比亚迪”)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

  两个月之后的7月19日,比亚迪、丰田同时发布公告称,双方将合作开发电动车及动力电池。

  一个是中国本土崛起的新能源汽车领先企业,一个是长期致力于混动研发的全球第二大汽车生产商,比亚迪与丰田为何合作?合作具体内容有哪些?

 

  7月25日,比亚迪国际合作事业部总经理舒酉星和他的的团队在深圳接受了南方日报记者采访,介绍丰田与比亚迪“结盟”的来龙去脉,以及国际合作事业部的职责规划。

  ●南方日报记者 李荣华

  巨头牵手

  老朋友新伙伴:合作从电池到整车开发

  7月19日,比亚迪、丰田同时发布公告称,双方将合作开发电动车及动力电池。双方将共同开发轿车和低底盘SUV的纯电动车型,车型使用丰田品牌,计划于2025年前投放中国市场;双方亦将共同开发上述车型等所需的动力电池。

  而在今年6月,丰田曾对外宣布,将与全球电池厂家合作以应对电动车的高速增长,除了与多家日系电池品牌结盟外,还将与比亚迪、宁德时代开展电池供应及开发合作。

  丰田与比亚迪的合作从电池扩展到电动车整车领域,源于两家公司近年频繁接触所打下的基础。

  记者获悉,虽然丰田官方今年6月才宣布电池领域的合作,但是丰田对比亚迪电池其实早就有研究,对比亚迪电池的认可度一直不断提高。比亚迪动力电池有着一定市场优势。2019年数据显示,比亚迪在动力电池市场的份额已扩大到25%,2019年上半年市场装机量为7.35GWh。

  7月19日的公告还透露,本次合作双方旨在通过结合各自在电动车和电池领域的技术优势和研发经验,摆脱竞争关系的束缚,寻求共同发展,共同开发纯电动车型,共同促进纯电动车型的普及和行业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具吸引力的纯电动车产品。

  一个细节可见双方合作的迫切。“丰田那边办事效率特别高,他们当天还想把这个公告发早一点,但我们考虑到对股市影响,双方就约定等到休市之后才发布。”舒酉星称。

  据舒酉星回忆,对于本次与比亚迪的合作,丰田从决策到行动等过程都非常快,速度与比亚迪内部沟通过程类似。双方几乎每天沟通,而比亚迪负责与丰田沟通的部门则是刚成立才一个月的国际合作事业部。

  市场竞争

  “老大哥”的焦虑:对电动车发展出现误判

  近年,随着特斯拉、比亚迪在电动车领域的崛起,以及中国、欧盟的政策、法规引导,众多汽车巨头在全面电动化上达成共识。

  公开数据显示,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为2.1%,而中国市场渗透率则达5%,是全球的两倍多。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汽车市场销量在2018年连续10年蝉联全球冠军,而即使自1990年以来连续增长趋势的今年第一次被打破,同比出现下滑,但其中的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依然在增长,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年度销量占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的56%,其中纯电动车产销表现更亮眼。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有超过480余家新能源车制造商,除了国内外传统车企品牌,以及比亚迪等新能源巨头,也不乏褒贬不一的“造车新势力”,以及跨界进入汽车领域的的恒大、宝能等地产巨头。

  而丰田则遭遇来自老对手大众汽车的“刺激”。

  大众不仅在2018年将丰田拉下全球销售冠军宝座,也率先发起“电动化攻势”,2019年3月12日,大众宣布大幅提速“电动化攻势”,即在未来10年内,基于MEB平台的车型计划,将电动车从50款提升到70款,产量从1500万辆提升到2200万辆。

  这自然让丰田坐不住。6月7日,丰田执行副社长寺师茂树向全球媒体坦承,丰田再一次出现误判,现阶段纯电动汽车迅猛增长的速度,已经远远超出丰田在2017年作出的“非常乐观”的预测,丰田为此宣布将此前“在2030年实现年销售550万辆电动车的销量目标”提前至2025年。

  丰田此前长期奉行节能燃油车、混合动力和氢燃料电池汽车等路线,但这次销售计划的调整,意味着丰田不得不顺应大趋势变革自身。

  “我相信中国很快就会成为汽车行业的领头羊,无论是技术还是创新。”丰田社长丰田章男今年在清华大学演讲时透露,到2025年,丰田计划在中国推出10款电动新车型,这比丰田在世界上任何国家推出的电动新车型都要多。

CopyRight(C)2019 中国汽车导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6022599号
网站所刊载信息全部转载互联网,不代表中国汽车导报网观点|如有侵犯到您权利,请联系站长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
中国汽车导报网仅作为用户获取信息之目的,并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