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水军”、“网络黑嘴”、“黑公关”……这些看似遥远而陌生的词汇,近年来却在汽车产业内频频出现。日前,江淮汽车就遭遇了超过3000条虚假信息的恶意攻击。为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公安机关已立案调查,该事件也再次将“车企黑公关乱象”推至舆论焦点。
8月30日,江淮汽车法务部发布声明称,“猎狐网”等网络账号多次发布涉及江淮汽车的不实内容和视频,严重误导公众,损害企业形象。江淮汽车表示,坚决维护消费者权益,同时对恶意造谣行为绝不姑息,已依法启动维权程序。8月31日凌晨,“合肥警方”微信公众号发布通报称,已接到江淮汽车报案,有人在网上捏造并散布虚假信息,严重侵害企业商业信誉与商品声誉。为查明事实,公安机关迅速立案展开调查。江淮汽车果断报警的举动,获得了众多网友的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我国法律体系正在持续完善,为车企维权提供坚实依据。今年5月起施行的《民营经济促进法》第五十九条明确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利用互联网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的人格权益。而新修订、将于10月15日生效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二条也明确禁止经营者编造、传播虚假或误导性信息,损害竞争对手商业信誉。
当前正值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恶意谣言不仅损害企业利益,更破坏整个行业健康生态。江淮汽车此次果断维权,展现出车企对“网络黑嘴”零容忍的态度,也为营造清朗网络空间贡献了力量。